2月5日,即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,广东、上海、山东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辽宁等地召开会议,为全年工作把脉定向。实干争春早,“新春第一会”往往会对全年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,各地都在关注什么?
今年,多地“新春第一会”纷纷指向两个关键词——改革和创新,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优化营商环境等成为部署重点。
从山东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”,到安徽“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”再到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“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”,多地“新春第一会”纷纷将创新“置顶”,成为新一年工作的主旋律。
稳增长、抓科技,全方位扩大消费
2月5日,北京市召开2025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。年初,北京市已经围绕一季度“开门红”推出6项稳增长专项行动。如今,北京的“新春第一会”聚焦高质量发展,市委书记尹力表示,首都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,要在经济稳中向好、科技创新引领、开放激发活力、提质增效惠民等方面走在前列。
1月下旬,北京出台《北京市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,提出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,基本建成具有北京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;2月初,北京发布《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,提出到2027年,将突破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关键技术,推动文化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、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。
在刚刚过去的春节,北京文旅市场迎来“开门红”,假日旅游市场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。春节期间,全市接待游客总量1758.9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花费286.7亿元,人均花费1630元。
在“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方面,对于北京而言,尹力在2月5日的会议上明确要求,要全方位扩大消费,加强文商旅体融合,创造多元化消费场景,“积极发展服务性消费,增强城市烟火气。”
坚持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练好“看家本领”
2月5日,农历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,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而至,主题聚焦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。这是广东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。
此次会议首次设置县委书记发言环节,带来了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在县域的“发展密码”。
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。近年来,广东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重点抓住县域这个发力点,推进强县促镇带村,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。经过几年探索实践,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,县域经济实力、区域竞争力持续增强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了路径、积累了经验。
广东提出,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,练好高质量发展的“看家本领”,挺起现代化建设的“产业脊梁”。
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内容、强大支撑,广东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,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、作出示范、勇挑大梁,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、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。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一手抓传统产业、优势产业巩固优化,一手抓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培育壮大,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、集中发力,着力构筑高技术、高成长、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,多措并举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。
聚焦“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”
2月5日,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合肥召开。这是安徽连续第四年召开“新春第一会”。
这场“新春第一会”,是安徽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再动员、再部署,向全社会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:安徽锚定打造“三地一区”战略定位,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,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重大机遇,树立领跑意识,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。
安徽提出,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湖北提出要以综合实力领先、科技创新先行、现代产业引领等为显著特征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。要扎实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、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,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;要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,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。
以观念更新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
2月5日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。山东进一步吹响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集结号,动员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、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,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,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。
山东明确了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、能源转型改革、国资国企改革等今年10项重点改革任务。其中,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,要剥离政府融资功能,分类推进市场化运作;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要深化重组整合,完善内控体系,健全境外投资管理制度,健全企业评价体系。
山东将以勇当排头兵的姿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以观念更新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,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,加力推动科技创新,建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机制,以科学方法指导和推动改革创新行稳致远,以过硬能力作风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。
山东要扎实做好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,谋划好具体抓手,实施好政策措施,组织好资金项目,全力推动经济实现开门稳、开门红,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、实现“十四五”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。
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“两步走”目标
2月5日,湖北召开“新春第一会”,提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“两步走”目标,大力实施七大战略。
会议提出,支点建设以综合实力领先、科技创新先行、现代产业引领、枢纽地位凸显、改革开放示范、城乡区域协调、生态环境优渥、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。
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,有“两步走”目标:到2030年,力争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左右,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,中部领先,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、内陆开放高地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形成,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,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,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。
到2035年,综合实力、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,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功能显著增强,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,对外开放的格局整体重塑,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,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,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,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。
为实现这个目标,湖北将实施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,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、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,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等七大战略。
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.0版行动方案
2月5日,蛇年首个工作日,上海“新春第一会”将如期召开,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.0版行动方案。自2018年开始,在岁末年初召开全市大会,讨论新一年优化营商环境方向,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建设的重要传统。
8.0方案着力在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、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方面推出58条任务举措,尤其在“老大难”问题攻坚突破方面,聚焦融资、公平竞争、诉求处理、牟利性职业举报、网络舆论环境、拖欠企业账款等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,推出一批具体化、突破性任务事项。
此次8.0行动方案与过去最大的不同还在于,首次将“夯实营商基层基础”作为单独任务板块列出,将对园区、街镇等基层单位营商建设投入更大力量。同时,明确指出“鼓励街镇在监管创新、交通管理、商居协调等方面探索创新”,为基层“赋能”“松绑”的导向更加明确。
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
2月5日,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在沈阳召开。
大会强调,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,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。
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,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并重,持续做好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;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强化法治建设、优化公共服务,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获得感、礼遇感和归属感;要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,扎实做好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托育、养老等工作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
更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
2月5日,江苏省委、省政府召开“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”建设推进会。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,做好今年工作,要更大力度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,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,建好基础科学中心,用好各类科研平台,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,努力在重点产业领域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。要更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紧扣“51010”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,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,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;把握未来产业靠技术驱动、靠场景牵引的特征,选准赛道,推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加快落地、裂变为产业。
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
浙江省委围绕忠实践行“八八战略”,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召开浙江省“新春第一会”。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表示,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。要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加快建设创新浙江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着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;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;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,强力推进“千项万亿”重大项目建设;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,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,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。
信息来源 | 纺织服装周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