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华南地区沿海
超强台风频繁来袭
海上天气瞬息万变
油气设施时刻面临严峻考验
近日,央视《创新进行时》栏目播出的《山海间的奇迹(三)》,将镜头对准了我国自主设计、研发、建造的首个超深水油气生产作业平台“深海一号”能源站,揭开“深海一号”得以直面超强台风冲击的秘密:
这个秘密武器就是创新设计的锚链系统,采用新型材料的聚酯缆——这正是由香港中远海运所属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INOROPE?深海永久系泊聚酯缆,用“以柔克刚”的实力,守护着深海能源安全。
像“深海一号”这样的庞然大物,面对超强台风冲击时会面临怎样的威胁?
节目指出,锚泊定位是海上平台
经常采用的固定方式
但超过1500米的海域水深
传统钢制锚链面临诸多问题
如果全部采用钢制锚链,
单根长度将超2500米
自重达2500吨
16根锚链总重达4万吨
可能会将自重5万吨的
“深海一号”平台拉向海底
导致失衡甚至倾覆
“深海一号”采用创新设计
海面之下
锚链由三段组成
前后两段仍为钢链
中间的2000米使用创新材料制成的聚酯缆
其设计破断载荷2200吨
抗拉强度与钢制锚链相当
同时重量非常轻
一米的钢制锚链在水下的重量是400多公斤
一米的聚酯缆在水下的重量
只有钢制锚链的近1/40
凭借这种创新的锚链系统,“深海一号”即使面对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也能岿然不动,确保了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这“定海神针”的威力,在亚洲首座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——“海葵一号”身上亦有展现。
近日,超强台风“桦加沙”来袭,“海葵一号”仍稳稳屹立于狂风巨浪中,这背后,除整体结构设计与智能监测系统的支撑外,四兄绳业的SINOROPE?深海永久系泊聚酯缆,在极端海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从“深海一号”到“海葵一号”
四兄绳业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垄断
实现国产深海系泊缆
从“无”到“有”
从“有”到“强”
四兄绳业始终秉承
“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和安全保障
SAFE MORE SAVE MORE”的
企业发展使命
专注一根绳
不断进行技术积累
持续深耕深海油气平台
浮式新能源平台等领域
为国家开发海洋战略做出贡献
信息来源 | 香港中远海运
